您现在的位置是:信口开河网 > 探索
农行、交行、中行与房企签署合作协议 金融稳地产持续发力
信口开河网2025-07-08 08:16:06【探索】3人已围观
简介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11月23日下午,中国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农行方面表示,双方将围绕商品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
来源: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11月23日下午,农行中国与中海发展、交行金融华润置地、中行万科集团、房企龙湖集团、签署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合作
农行方面表示,协议续双方将围绕商品房、稳地保障房、产持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农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交行金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行并购贷款、房企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方面,签署进一步加深合作,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1月23日上午,与万科集团、美的置业分别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交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人民币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保函、供应链融资、债券投资等。同时,交行将为美的置业提供人民币2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投资等。
同一天,11月23日,万科集团还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根据协议,中国银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个人住房贷款、保函、供应链融资等业务领域深化全方位合作。
11月2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开展房地产项目并购贷款业务,重点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受困房地产企业项目。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统称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在不良资产处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与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房地产企业等共同协商风险化解模式,推动加快资产处置等措施。
近期以来,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动作频频。
11月10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受理龙湖集团20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中债增进公司同步受理企业增信业务意向。交易商协会表示,将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组织中债增进公司扎实推进“第二支箭”政策落实,不断加大对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民企发债融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稳定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
11月21日,2022论坛年会在京开幕,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声,其中,金融支持房地产成为热议话题。央行行长易纲在发言中也谈到了房地产市场,他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针对前期一些房企风险暴露导致逾期交房,我们出台了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已售住房的建设交付,并研究设立了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保交楼’结构性政策工具。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民营房地产企业也在支持范围以内。”
中邮证券研报认为,稳融资或形成三箭齐发之势,多层次支持地产融资。参考2018年,当时提出支持民企融资有“三支箭”,分别为信贷、债券、股权融资。目前来看,今年支持民企融资的工具不断创新,本轮有望形成稳地产融资“三箭齐发”的态势。稳融资第三支箭或许值得期待,改善资产负债表、支持股权融资。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是近些年首次提出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支持涉房企业并购重组、股权融资等表述,稳融资第三支箭或许值得期待(即股权融资)。改善资产负债表主要以降杠杆、增加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期限匹配度等为目的,可以包括多种方式,例如增加资本金、资产负债出表、提高长期资金来源等。本次年会提出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或许意味着优质地产公司有望迎来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等融资的时间窗口期。
此前央行公布的10月金融和社融数据增长低于预期。2022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431亿元,同比少增3321亿元。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就10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指出,10月国房景气指数为94.7%,继续下滑,市场仍处于寻底阶段。今年以来,政策从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在持续放松,但并未带来销售的触底反弹,目前看,民营房企的信用风险是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关键。由于风险无法缓释,金融机构过度避险,使其资金来源难以保证,施工竣工均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市场销售和资金回笼,并形成恶性循环。11月以来的政策开始侧重于加大供给端资金支持,这将有助于降低市场硬着陆风险,但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传导仍需时日。
很赞哦!(19)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DR钻戒4000元成本卖1.5万元?回应:基础成本之外还有多项成本
- 全网热搜近300条,“霸道总裁”张瀚遭群嘲,商业价值会受拖累吗?
- 赣锋锂业: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
- 受益于利率上升 德银CFO预计收入将达到指引上限
- 商务部: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希望继续深化对华投资
- 逐绿前行 点绿成金——青海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
- “电影票不能退改”又上热搜!上海暂无统一标准,业内人士道出苦衷
- 宜华健康控股股东联手私募操纵股价!亏损高达8.17亿,三大操纵手法曝光
- 鲍威尔“放鹰”后 高盛瑞银等火速上调预测:11月再加息75基点
- 成本4000卖1.5万?DR钻戒“割韭菜”营销上热搜,背后公司业绩滑坡股价“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