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卓贤:未来制造业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会继续提升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时尚   来源:综合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于10月28日-29日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出席并演讲。卓贤在演讲中表示,在世界面临多重振荡这几年,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大考,也经历了数轮的压力

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于10月28日-29日举行,国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出席并演讲。院发业占

卓贤在演讲中表示,展研制造重在世界面临多重振荡这几年,究中经济中国制造业迎来了大考,心卓贤未续提也经历了数轮的全球压力测试,表现出了较强的国务韧性和弹性。从这几年各国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院发业占一个制造业基础较好,展研制造重竞争力强的究中经济国家,更能够经历多重危机振荡冲击。心卓贤未续提

“这得益于制造业的全球特点,比如说它的国务就业创造率,2021年中国二产就业人数比疫情前2019年增加了478万,院发业占这是展研制造重逆转了过去多年下降的趋势,实际上它起到了很好的就业缓冲的作用。”他说。

卓贤在演讲中同时谈到,经过这几年的风险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或者说原本只有在金融市场中才会出现的流动性风险。

“因为技术管制,因为疫情,甚至因为运河堵塞等原因,全球市场一度出现了重要的中间品零部件流动性枯竭问题,甚至出现了只有在金融领域中才会出现的羊群效应,挤兑效应和踩踏。”他说。

根据麦肯锡连续两年跨国公司的调查,2021年只有不足2%的企业对它的三级乃至更外围层级的供应链有所了解,为什么会这样?卓贤表示,因为这些企业平时不需要关注外围供应商,因为彼此之间的信任、信用和信心支撑了这个高杠杆的运行的全球产业链。

卓贤指出,在这样的逻辑下面可以看到,全球产业链正在按照低风险高成本低效率的原则进行重构,无论是企业的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会看到,他们正在通过采购,投资策略的变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调整重新布局供应链,试图通过供应链的多元化来建立额外的风险储备。当然多元化的供应链可能会更加灵活,但也限制了资金、技术、数据、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因此会更加昂贵,势必会损失效率,抬升成本。

在这样一个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逻辑和趋势下,中国制造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卓贤表示,首先,需要重新评估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未来制造业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将会继续提升。”他说。

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方面,新世纪以来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80亿,未来会马上达到100亿,全球新增人口绝大多数位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这样一些群体会继续支撑庞大的制造品需求。

第二方面,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投资和消费正在兴起,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链正在重构,一些能源采掘行业的份额正在逐渐转让给新能源设备,电动汽车等新制造业。“根据国际组织的预测,未来30年清洁能源转型需要全球每年3万亿美元的投资,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将从交通基础设施更多转向能源基础设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有机会继续上升,并从传统的能源贸易逆差转向新能源设备的顺差。”他说。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信口开河网   sitemap